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惡性增生性疾病。主要侵犯骨髓,產生溶骨性病變。
臨床以骨痛、病理性骨折、貧血、出血傾向、腎功能損害、反復感染和免疫球蛋白異常為特征。該病好發年齡為40歲以上,男性多于女性。屬于中醫“虛勞”范疇。
骨關節、腰背疼痛、病理性骨折、截癱等,貧血、出血傾向,反復感染,顱骨、胸肋骨的骨瘤形成,隨病程進展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癥狀。
法國研究人員周三表示,如果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能接受兩次(而非一次)移植,他們生存的機會就能大出一倍。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出現在血液中的癌癥,它會影響到骨骼,而且治療也很困難。
研究人員報告說,在200名接受了兩次連續干細胞移植的志愿受測患者中,七年后的存活率為42%;而在199名只接受一次移植的患者中,存活率只有21%。
法國圖盧茲Purpan醫院的阿塔爾(Michel Attal)率領團隊進行了此項研究。他們發現,第二次移植似乎對那些第一次移植療效不明顯的患者最為有效。
在阿塔爾的研究中,醫生們把每名患者體內的未成熟干細胞提取出來,然后用化學療法消滅剩下的造血細胞。沒有接受第二次移植的患者也接受了放射治療。
然后,醫生們再把干細胞注射到病人體內,這樣就它們可以再次造血。進行第二次移植的患者在移植時也接受了放射治療。
這種療法存在危險,有部分是因為它會摧毀抗病的免疫系統。接受一次治療的患者有4%病故;而在接受兩次治療的患者之中,死亡率為6%。
阿塔爾的研究團隊表示,對于在進行首次移植后三個月內沒有效果的患者,第二次移植可能最適合。
“的確,對于這樣的病人來說,在僅接受一次移植的一組病患中,移植后七年的存活率為11%;而在進行了兩次移植的一組中,存活率是43%,”研究人員表示。
關于我們 | 免責聲明 | 版權申明 | 隱私政策 | 推廣服務 | 網站地圖 | 聯系我們 |
本站內容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,它不能代替您的醫生或其他醫務人員的建議。 |
Copyright © 2001-2021 www.shuiguotuangou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|
中健網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復制及建立鏡像 |